
Projects
2021
高雄港站文化景觀保存原則及保存維護計畫
高雄市鹽埕區鼓山區交界之臺鐵舊高雄港站鐵道作業場域,2018年公告登錄之文化景觀高雄港站及週邊港區舊鐵道線群與建築群。依文資法施行細則第28條擬定保存維護計畫與保存計畫。
本案針對文化景觀歷史脈絡、交通地景等重要價值,擬定保存及管理原則、保存計畫、保存維護計畫等,作為後續修復再利用、工程等行為準則,兼顧歷史脈絡維護與既存開發單元之動態平衡,彰顯文化景觀高雄港站軌道運作區與扇形軌道區交通地景,是高雄港站未來永續發展的基礎。
2021
國定古蹟臺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整體營造先期規劃
臺灣府城城門及城垣升格為國定古蹟,而現況古蹟分散、遺構埋藏在地下,如何在完整城牆概念下推動文化資產保存工作,並凝聚民眾對當代都市發展中府城歷史脈絡的意識,進而建立城市治理的典範,成為未來必須面對的重要挑戰與課題。爰此,臺南市政府辦理本案委託,盤點城門及城垣構成之帶狀區域之資源進行規劃,擬定串聯臺灣府城空間紋理之實施計畫,並找出可實施之營造點,亦提出營造計畫建議。在此計畫基礎下,讓在府城300年即將到來之際,能夠作為後續作業之原則並加強民眾對府城城垣之認識。而本團隊基於本案的目的的理解,以及對「臺灣府城城門及城垣」持續性研究。
2020
國定古蹟「鳳山縣舊城」再利用計畫
鳳山縣舊城在臺灣歷史發展上佔有重要地位,在明鄭時期為高雄地區重要的屯墾區,清領時期所扮演的乃是鳳山縣治所在。過去辦理清代鳳山縣舊城本體之研究,多集中於縣城搬遷之史實考證及古蹟修復計劃,對於鳳山縣城的興建緣由、過程都有詳盡之考證與整理,惟未有完 整古蹟之再利用計畫。 為利逐步落實再造臺灣第一石城歷史現場的目標,以有形配合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策略,冀望達成重建並重見舊城歷史現場的願景。
2019
「高雄市王永慶、王永在昆仲公園」紀念建築及歷史建築調查與修復 再利用計畫
2018年8月 「 財團法人高雄市王永慶、王永在昆仲公園文化基金會 」成立並委託成功大學執行本案調查與修復再利用計畫。同年12月高雄市政府正式發文,公告「原台塑高雄廠區及宿舍區」為歷史建築,並公告「王永在創辦人宿舍」 為紀念建築。本計畫為配合《文化資產保存法》與《古蹟修復及再利用辦法》,針對紀念建築「王永在創辦人宿舍」與12座歷史建築進行歷史及現況調查研究。
2018
臺南市歷史敏感區歷史遺跡調查研究計畫
本計畫案旨在調查縣市合併前臺南市行政區域範圍(東區、北區、中西區、南區為主),與安平區的重要遺構(熱蘭遮城、大員市鎮)17世紀至20世紀初期(荷治至日治時期)開發範圍內各重要行政機構或文化設施(歷史敏感區),另也納入五條港岸、城垣與城門、祀典官廟等類型的標的,這些相關建造物與設施雖大部分已不存,惟地下與周遭仍可能存有遺跡或遺構。因此希望藉由蒐集相關文獻資料、圖資,並與現況比對,作為市府業務執行參考,以避免重要歷史遺構、遺跡因未知而遭受破壞。